有推-微信公众号推广-网络推广-论坛推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02|回复: 0

黄锦辉:一部相机一支笔,记录松山湖“科技共山水一色”新故事 ...

[复制链接]

117

主题

263

帖子

82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21
发表于 2023-3-23 05: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年初,“春华秋实——东莞大画幅第五届摄影作品展暨莞深大画幅摄影作品联展”在东莞展览馆三楼专题展厅开展,展览共展出20位莞深摄影人共133幅大画幅摄影作品;刚去的2022年底《融・和》松山湖两岸艺术展,墨缘・松湖丹青两岸心、一家亲、共绘东莞情,共展出两岸21位艺术家中国画作品。这两个不同领域的展览中,松山湖黄锦辉的名字均在列。
黄锦辉,号元明,1972年生于广东东莞,东莞市第九届“十大杰出青年”。热爱中华传统文化,自幼随父学习书法,中国画师从袁赤峰,擅长临习传统山水画,浅降山水画创作;擅长黑白银盐拍摄创作,多幅摄影作品被东莞市展览馆收藏。
每周,黄锦辉都会定期在外采风,走街串巷,用一部相机、一支毛笔,记录发生在松山湖科学城的“新故事”。 近期,记者与这位东莞松山湖艺术家取得联系,了解他的艺术生涯,以及和东莞的不解之缘。
坚持黑白摄影的传统暗房创作
“由于受到家庭教育的熏陶,自幼就爱学习爱中华传统文化,并随父亲学习书画。”黄锦辉回忆,刚踏入社会工作时,因工作需要,常为工作拍摄会议照片、宣传资料,渐渐被摄影所吸引,并开始深入学习与创作。
追逐摄影三十年间,黄锦辉从胶卷到数码再回胶卷,从自制相机到建造暗房,他逐渐发现,仅依赖光影对比来表现线条与造型的黑白摄影才是摄影艺术的源头与归属。架机、调焦、移轴、测光、按快门、冲晒到装裱……在黄锦辉看来,摄影创作中的每一过程都需要重视,用心拍好每一景每一物。
黄锦辉表示,用黑白摄影创作的摄影师并不多,而用大画幅黑白页片创作的摄影师就更少,在东莞就只有十来二十人。“虽然人不多,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信念、目标,就是坚持黑白摄影的传统暗房创作,并每一两年搞一次影展晒晒作品。”
在追逐摄影的同时,黄锦辉也没有放下手中的毛笔。“相比而言,书画学习更需要多点坚持与耐心,书画艺术不进则退,必须经常练习,然而幸运的是黑白摄影与书画也有共同之处,都是黑与白的平面艺术,是远与近、清晰与模糊、浓与淡等各种关系的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在工作生活中,黄锦辉会充分利用好每一刻时间,始终坚持每天进步一点,小成积大成的学习理念,严格对自己定下一年要完成的书画与摄影目标。
“艺术启发了我的科学创新思维”
在黄锦辉看来,艺术的学习创作需要日积月累、坚持不懈的精神。“创作一幅中国画作最基本的技法是匀、皴、擦、点、染,而得出的作品却是散点透视、层峦叠嶂、千里江山、围岩峭壁落在一幅画面中,说到底,就点线面的结合体,是一点一划不断积累,创作一幅要几天甚至要几周时间,画功也要一幅一幅地慢慢积累。”
在艺术领域的辛勤耕耘,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黄锦辉的人生观。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一直倡导艺术形象思维对科学逻辑思维的启发与相互结合。对此,黄锦辉深以为然。“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我习惯放松下来,专心创作画或拍照,完成后人就会豁然开朗,并从中得到启示,特别是创作山水画,它可以使你活用广阔思维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避免牛角尖、机械思考,想问题可以更宽一点、灵活一点。”
自2009年来到松山湖,黄锦辉已在这边生活了十多年。东莞丰富的人文文化,松山湖美丽的生态环境,都为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很多灵感、素材,积累了很多作品。
“我喜欢松山湖的山山水水与每一根树木,20年来松山湖发展非常快,很多企业在此健康成长与壮大。”黄锦辉表示,作为松山湖的一员,他希望用手中的相机、毛笔记录好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制作一个属于松山湖的艺术专题。
【记者】郑国豪
【作者】 郑国豪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设计师导航|好狗导航|自动秒收录|有推

网站地图

GMT+8, 2024-5-3 19:25 , Processed in 0.153643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