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推-微信公众号推广-网络推广-论坛推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72|回复: 0

广州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奋力谱写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复制链接]

106

主题

231

帖子

7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11
发表于 2023-3-13 20: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高焓 通讯员 李国全
" 广式养老 " 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基层治理 " 五社联动 " 实践经验在全国推广、婚俗改革工作被民政部点名表扬…… 2022 年,广州民政部门聚焦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责,用心用情保障基本民生,全心全意增进民生福祉。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在 3 月 7 日召开的 2023 年广州市民政工作会议上,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民政部门将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职责,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上担起更大责任、展现更大作为,为广州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四个出新出彩 " 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普惠、均等、更可及,织密织牢 " 一老一小 " 保障网
高质量发展,要为 " 一老一小 " 筑起稳稳的 " 幸福坝 "。过去一年,广州民政部门不断健全 " 一老一小 " 服务保障体系,为全市 213 万老年人和 230 多万未成年人奏响老有颐养、幼有善育的幸福曲。
65 岁的周叔是天河区天河南街颐康中心的常客,在他看来,有老友、有活动," 家门口 " 的颐康中心让生活更精彩。
做好养老兜底保障、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广州为千家万户守护幸福夕阳红。2022 年,广州资助 40 万人次老年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为 4600 多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在全市超五成村居共建成 1475 个村居颐康服务站,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超 80%。
12 岁的小郑放学后盼着去白云区三元里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基地。" 我喜欢在这里看书,还有志愿者教我做功课 "。
学业、心理健康、普法教育齐关心,176 个镇(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已覆盖全市。2022 年,广州还开展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业务培训。发布全省首部儿童福利机构地方标准。"12345" 热线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专家主动排查困境儿童 54335 人次。越秀区、白云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创建工作获国家评估组高度肯定。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指出,2023 年,广州将推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熟定型,实现村居颐康服务站全覆盖。探索 CCRC(持续照料退休社区)等养老模式,试点打造一站式融合养老社区。建立养老产业统计调查制度。加大力度支持南沙区探索跨境养老服务合作,增强公办养老机构对南沙常住港澳老人的吸引力。
针对未成年人保护,今年广州将助推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提质扩面。推动修订《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规定》,印发实施《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以镇(街)未保工作站为重要抓手,努力打造走在全国前列的未保示范创建 " 广州标准 "。
救助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增长,兜住兜牢社会民生底线
高质量发展,要为困难群众撑起牢牢的 " 保护伞 "。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这从不是一句空话。2022 年,广州有力保障 8.2 万八类特殊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应急医疗服务。发放低保金约 5.6 亿元、特困供养金约 2 亿元,为享受两项补贴待遇的残疾人发放补贴资金约 4.1 亿元。
实实在在的投入看得见,无时无处不在的温暖服务也摸得着。年近七旬的董婆婆因听障、腿脚不便,日常起居全靠侄媳妇李女士照料。申请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提供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服务、逢年过节的生活物资和慰问金,看着一项项帮扶落地,李女士感慨:" 帮我们减轻了很多负担。"
兜住兜牢社会民生底线离不开政策与平台支撑。2022 年,广州出台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若干措施,制定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政策,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 1196 元,上线社会救助审批一体化平台,让社会救助更有力、更有效。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 年,广州将确保困难群众救助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同步增长。联动提高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认定、特困人员供养等社会救助标准。落实特殊人群应急医疗救助服务工作。支持南沙区探索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开展照料护理服务、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异地申办等工作。打造 " 智能申请、智能审核、智能监管、智能服务 " 四维一体的社会救助系统。
建成智慧社区示范点,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要为基层社区修好坚实的 " 连心桥 "。清水湖畔,绿树荫下,村民散步跳舞,不亦乐乎;犀溪创意园,静待优秀创业项目入驻。如今的增城区石滩镇下围村,早已从干群关系紧张的 " 问题村 " 蜕变为 " 示范村 "。
民主商议、一事一议,大小村务都能在议事大厅里讨论解决,下围村的蝶变是广州基层社区治理精细化的写照。社区工作连着千家万户,虽然千头万绪,但只要民心聚拢,有商有量,分散的力量就能拧成一股绳。2022 年,广州推广 "116" 工作法,开展议事协商 5.45 万次,推动解决旧楼加装电梯等社区问题 6.69 万件。
众人拾柴火焰高,社区治理精细化还离不开社工、志愿服务与慈善齐头并进。2022 年,广州推动《广州市志愿服务规定》立法,修订《广州市社工服务站管理办法》及配套文件,出台《广州市慈善促进条例》系列配套文件,用制度护航社工和志愿服务发展、深化 " 慈善之城 " 创建。
2022 年,全市建成 176 个 " 双百工程 " 镇(街)社会工作服务站,全覆盖设立村(居)社会工作服务点,畅通 236 条社工 " 红棉守护 " 热线,线上线下为困难群众提供心理疏导、紧急援助等专业服务。成立 176 个社区慈善(志愿服务)工作站、1010 个慈善空间、488 个社区慈善基金,累计实现 35364 户困难家庭的 " 微心愿 "。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指出,接下来,广州将继续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推进白云区寮采村等全国村级议事协商试点工作,打造村级议事协商示范名片。建成一批基础设施现代化、政务服务标准化、公共服务集成化、社区服务便利化的智慧社区示范点。深化慈善、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慈善盛典。实现社区慈善基金、社区慈善(志愿服务)工作站、社区慈善项目在社区服务率达到 100%。
" 倍增 " 民政服务保障能力,打造品质民政公共服务体系
高质量发展,要为粤港澳大湾区铺就畅行的 " 高速路 "。实现穗深异地申办最低生活保障联办通办,推进港澳老人在穗享受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建设大湾区社会组织创新平台,加快推进民政领域落实《南沙方案》60 项近中期重点任务。2022 年,广州民政部门多措并举,为 " 双区 " 建设、" 双城联动 " 添上民政底色。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组织 " 一论坛一基地 ",创新开展社会组织 " 暖企 · 直达 "" 法在‘社’里 " 等行动……党建引领激发社会组织内生动力,2022 年,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标准化建设等领域,全市 8004 个登记在册社会组织、超 2.8 万个社区社会组织焕发勃勃生机。
创建全国首个民政行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10 项研究课题获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奖创历史新高,实现婚姻登记 " 跨省通办 "" 全城通办 ",自然人 " 身后事一站式联办 " 业务增至 16 项,节地生态安葬率 85% 居全国前列,发布首批《广州市地名保护名录》…… 2022 年,广州民政科技取得新突破,公共服务再上新台阶。
握牢 2023 年的接力棒,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将全面实施民政服务保障 " 能力倍增计划 ",提升民政服务保障和应急处置能力。纵深推进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创建工作。积极推动大湾区社会组织协同融合发展。高水平推进民政科技基金课题揭榜挂帅技术攻关项目,以科技创新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编辑:聂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设计师导航|好狗导航|自动秒收录|有推

网站地图

GMT+8, 2023-12-3 00:00 , Processed in 0.134307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