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推-微信公众号推广-网络推广-论坛推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05|回复: 0

北京、广州提示登革热输入风险:早期症状似新冠,注意别吃布洛芬 ...

[复制链接]

103

主题

243

帖子

72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29
发表于 2023-3-13 20: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春流感季尚未迎来拐点,受全球气候变暖、人口跨境流动增加影响,一种与流感、新冠早期症状相仿,已在东南亚多国引起本土流行的夏季传染病——登革热(dengue)病毒,较往年更早进入中国。
            有传染病专家对第一财经表示,从往年来看,登革热多现于广东等南方城市,并会零星出现在人员跨境往来密切的口岸城市,同时,重症登革热占比低,且中国重症登革热发病率低于亚洲多国。
            但由于登革热引起的早期临床表现与呼吸道传染病相似,加之国内尚未批准上市相关疫苗,该传染病专家称,在今春流感、新冠和登革热同时存在的背景下,需要重点关注南方城市基础医疗机构的疾病诊疗压力和药物储备情况,并做好登革热病毒病媒介的监测工作。
            东南亚多国进入登革热暴发期
            据北京疾控微信公号3月6日消息,近期东南亚等地登革热病例数明显增加,国内已有报告境外输入登革热病例。既往北京市登革热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多因境外旅游、劳务输出、因公出国和商业活动前往疫源地感染,病例感染地点以东南亚国家为主。
            北京疾控提示称,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人员、物资往来频繁。市民朋友们在享受快乐旅行同时也要做好健康防护,注意防范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
            广东疾控官网3月2日也发文表示,2月6日,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全面恢复,中国公民赴20个国家的出境团队旅游重启。正值冬春交替时期,天气趋暖天朗气清且入境政策友好的东南亚,成为了热门出境游目的地。但出境旅游需密切关注疫情动态,注意防范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虫媒传染病。该传染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美洲、地中海东部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登革热列为10种潜在威胁疾病之一。根据WHO的数据,目前世界上大约一半人口有患病风险。尽管每年估计发生1亿至4亿例感染,但80%以上的感染通常为轻症和无症状。
            登革热的主要症状为突发高热、“三痛”(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三红症”(面、颈、胸部潮红)、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等。
            美国疾控中心(CDC)官网称,“登革热病毒和导致COVID-19的病毒在早期可引起类似症状。”
            虽然登革热重症发病率低,但世卫组织表示,登革热由黄病毒科的病毒引起,存在四种不同但密切相关的病毒血清型(DENV-1、DENV-2、DENV-3和DENV-4)。感染一种血清型的病毒康复后,对该血清型病毒终生免疫。但是,康复后对其他血清型病毒只有部分和暂时的交叉免疫。后续感染其他血清型(继发感染)会增加患上重症登革热的风险。
            根据我国2018年修订的《登革热诊断标准》,“有严重血浆渗漏、出血、器官受累或休克的登革热病例”为重度登革热。
            登革热好发于夏秋季节,一般在每年北半球的5~11月流行,也即伊蚊繁殖季节流行。但近年来,全球变暖让不少热带和亚热带国家面临登革热病毒提前和扩大传播的风险。
            今年,在如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多国,登革热病毒早在1月下旬至2月初,就开始呈现流行之势。
            以菲律宾为例,据该国卫生部门统计,从2023年1月1日到2月18日,共计报告17136例登革热病例,与2022年同期报告的8491例相比,增加了102%。迄今已报告55例登革热相关死亡。2022年全年,菲律宾报告了226497例登革热病例,包括737例死亡。
            3月4日,一篇由印度科学家发表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的论文(The resurgence of dengue epidemic and climate change in India)提示称,全球贸易和旅行、城市化、人口增长以及气候变异和变化等原因,都为登革热病媒和病毒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登革热疾病在过去半个世纪稳步增加,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登革热发病率50年增加了30~50倍。
            2月底,广州疾控中心相关研究人员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研究文章(Epidemiological and genomic analysis of dengue cases in Guangzhou, China, from 2010 to 2019)也称,自2001年以来,东南亚每年报告的登革热病例数和估计的登革热年发病率分别保持在20万/ 10万以上和10万/ 10万以上。近年来,登革热不仅发病率有所上升,发病范围也有所扩大。
            该篇研究文章提到,受季候特征、城市化等因素影响,广州已成为中国大陆登革热防控的重点城市。2014年,广州报告的登革热病例数占全国病例总数的80%。2010~2019年,广州登革热疫情反复,报告病例超过4万例。
            加强监测和入境防控
            在经历了新冠和甲流流行后,疫苗接种在国内获得更广泛的社会共识。不过,对于登革热,这一做法还行不通——中国尚未将疫苗接种纳入登革热控制计划。
            事实上,目前唯一获世卫组织批准的登革热疫苗Dengvaxia(CYD-TDV)使用人群也很有限。世卫组织关于登革热疫苗的立场文件(2018年9月)称,临床试验表明,登革热减毒活疫苗CYD-TDV对既往感染登革热病毒的人(血清呈阳性者)是有效和安全的。
            世卫组织因此建议,对于考虑将疫苗接种纳入登革热控制计划的国家,需要采取疫苗接种前筛查的策略,包括考虑现有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当地优先事项、登革热流行病学、本国登革热住院率以及对CYD-TDV疫苗和筛查检测的负担能力。
            那么,中国如何防范登革热病毒?
            自1989年起,登革热就成为我国法定传染病,必须及时向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NIDRS)报告。目前,登革热属于乙类传染病,防控级别与新冠、艾滋病、非典等相同,高于甲流。
            广东疾控在上述官网文章中亦明确,入境前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主动进行健康申报并告知海关检疫工作人员近期旅行史及在当地有无蚊虫叮咬史,配合进行相应的检查并转运至当地医院隔离治疗。
            在前述传染病专家看来,对于登革热病例,“早发现”的意义不仅在于防止流行病传播,更是为了防范病人临床症状加重。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有针对登革热的特异治疗方法。如果是轻症,那么简单采取退烧药和止痛药等支持性护理,以缓解发热等症状即可。
            另据世卫组织的用药指导,对于轻型的登革热症,治疗这些症状的最佳选择是对乙酰氨基酚或扑热息痛;应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和阿司匹林。这些消炎药的作用是稀释血液,而在有出血风险的疾病中,血液稀释剂可能会恶化预后。
            对于重症登革热,世卫组织称,如果患者及时得到由经验丰富、了解该病情况和进程的医生和护士提供的医疗服务,也可以救命。理想状态下,大多数国家的死亡率可以降到1%以下。
            世卫组织表示,目前,控制或预防登革热病毒传播的主要方法是与其蚊媒作斗争。具体做法有三:主动监测和监控媒介数量和物种组成,以确定控制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前瞻性地监测病毒在蚊子种群中的流行情况,积极筛查采集的哨兵蚊子;病媒监测可与临床和环境监测相结合。
            在中国,相关病媒监测工作已展开多年。以广东为例,第一财经注意到,在广东卫健委去年5月发布的“全省登革热、寨卡病毒病媒介伊蚊密度监测结果”通报中,该省“监测点位”就达到了2341个,这些点位涵盖小学、社会福利中心等场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设计师导航|好狗导航|自动秒收录|有推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0 04:25 , Processed in 0.149762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