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推-微信公众号推广-网络推广-论坛推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7|回复: 0

公众何以被误导?须警惕“假故事困境”之害

[复制链接]

124

主题

261

帖子

77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77
发表于 2023-5-18 07: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 " 中国电科清明节‘强制加班’遭员工怒怼 " 引发的 " 群情激愤 ",到 " 某美妆博主才 25 岁就确诊肝癌 "" 水果大量滞销,农民‘亏得血本无归’ " 的 " 血泪故事 ",再到 " 江西‘ 1888 万天价彩礼’ "" 我用三句话让男人为我花了 18 万 " 的 " 夸夸其谈 "……
一段时间以来," 自媒体 " 制造的部分 " 假故事 " 扰乱了网络秩序,导致网民陷入 " 事实让位故事、情绪大于理智、流量收割‘韭菜’ " 的 " 假故事困境 "。

何为 " 假故事 "?从广义上讲,网络 " 假故事 " 即包含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的网络虚假信息,与一般的网络谣言相比,其情节普遍更为曲折离奇、有板有眼,热衷于制造矛盾与争议,戳中受众某种痛点的叙事性 " 故事 " 内容更易吸引眼球、引发所谓的 " 共鸣 ",在网络舆论场上 " 收割 " 流量。



虽然,这些曾引发关注的 " 假故事 " 叙事手段、引流逻辑不尽相同,但都基本遵循了 " 制造并演绎‘假故事’—煽动受众情绪—刺激获取流量 " 的套路环节。
以图文传播为主的 2015 年至 2019 年,作为熟稔这套生产流程的代表之一,在 " 自媒体 " 圈红极一时的咪蒙,因自我标榜 " 非虚构写作 ",频频被外界质疑 " 以虚构的故事刺激社会情绪、贩卖焦虑 ",多次引发争议,最终团队旗下相关账号也遭到封禁。
如今进入短视频传播时代,这个套路依然能够俘获受众。

短视频平台的 " 假故事 " 是如何编造出来的?公众情绪何以被虚假 " 剧本 " 误导?归结起来,有这么几种 " 把式 "。



其一,剧本 " 摆拍 "。网民与自媒体按照某一网络热门 " 剧本 "" 摆拍 " 短视频,其主体通常会设置为标签化的人物,多以遭遇不幸、接受关爱和成功逆袭等情节为主。
不久前,某短视频平台上曾出现一大批号称 " 身在成都、负债百万、街上啃馒头 " 的 " 欠债卖惨风 " 短视频,有的作者甚至还添加了 " 内容过于真实 " 的话题标签,颇有欲盖弥彰的意味。
加之,悲情性的音乐以及流浪街头的画面,不断给受众锚定 " 此为亲身经历 " 的印象,影响受众作出判断,后者最终被其 " 惨痛又励志 " 的经历所 " 折服 "。殊不知,黄雀在后,作者在赢得眼泪、煽动情绪流量之后,意在通过打赏、带货、卖课等方式获利。
其二,制造 " 新闻 "。部分网民或自媒体为了让 " 故事 " 更吸引人、更有代入感,故意拍摄 " 戏剧性的一幕 ",精心炮制出看似摄像头或路人偶然拍到的 " 奇闻 ",来博取眼球。
例如," 自媒体 " 账号 " 阜阳敏姐 " 日前发布的一段监控视角视频显示,其在家中遭到前夫家暴,单个微博话题最高阅读量超 2.1 亿次,但后经调查发现,该事件不过是一起 " 自导自演 " 的闹剧,发布人被 " 家暴 " 前一个小时还与前夫多次 " 演练 ",拍摄完后二人有说有笑。
这一类监控视角等纪实新闻拍摄手法的运用,加大了 " 假故事 " 的迷惑性,以仿新闻化、伪客观性营造出 " 真实感 ",游走于 " 故事 " 与新闻之间,吸引眼球、带偏节奏。不止于此,街拍、访谈等一些具有场景感的套路,也是制造 " 假故事困境 " 屡试不爽的捷径。
其三,虚构 " 写作 "。部分 " 自媒体 " 也热衷于借着热点事件,以童话故事等文体夹叙夹议,用所谓的 " 虚构 " 写作等手法表达观点。在一些事件发酵前期,因各类信息要素较为繁复,事实经过尚未得到有力廓清,这便给自媒体留下了虚构 " 写作 " 的素材和想象空间。
所谓 " 开局一张图,故事全靠编 ",这类 " 假故事 " 因契合部分网民对事件起因经过的想象,也更符合普通人的心理预期,往往能收获不俗的传播反响。
然而,这类场外 " 故事 " 的存在,往小了说,是为部分网民提供了茶余饭后的谈资,往大了说,更容易使网民难以判断不同信源提供的信息真伪,为扫除事件阴云增添了阻力。

日前,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为期两个月的 " 清朗 · 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 " 专项行动,聚焦社交、短视频、网络直播等类型重点平台,针对 " 自媒体 " 造谣传谣、假冒仿冒、违规营利等突出问题,坚决打击,从严处置,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如何破解 " 假故事困境 " 乃至种种 " 自媒体 " 乱象,笔者认为,务必找准病灶、精准施策,从最根本上切断病源。
监管指导还需更加精准。专项行动提出,探索运用经济手段强化 " 自媒体 " 监管,遏制 " 自媒体 " 违规营利行为。因此,鉴于 " 自媒体 " 开展传播、谋求利益的主要途径在于平台,相关部门不妨指导网站平台开展自查,同时可督导网站平台进一步优化智能算法推荐、不良信息提示甄别等机制,防范各类 " 假故事 " 获取流量推荐,持续封堵其传播路径。
压缩 " 假故事 " 传播基础。观察发现,短视频媒介在 " 假故事困境 " 占主导地位的趋势渐显。随着网络平台特别是短视频平台更多地进入下沉市场,三线城市及以下用户或成为 " 假故事 " 的主要受众群体之一。由此可见,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持续输出社会主流观点,积极提升受众辨识能力与舆论素养,不断压缩 " 假故事 " 的受众基础,构建优质内容生态大有可为。
审美升级倒逼内容生产。在算法推荐和个人偏好影响下,网民群体作为内容消费者,经 " 假故事 " 信息的 " 涟漪效应 " 的催生和放大作用,容易形成单向度的意见共同体与群体性情绪,对此,广大网民不妨尽力提升辨识能力与舆论素养,拓宽对于内容消费的审美品味,通过 " 用脚投票 ",倒逼 " 自媒体 " 等在内的各方,重塑良好的文化消费与网络传播环境。
从图文传播时代,再到短视频传播时代,制造 " 假故事困境 " 的套路不断翻新,未来也或许会冒出更多障眼法。无论如何,唯有及时拆穿虚假剧本,夺下传播 " 假故事 " 的麦克风,积极引导 " 自媒体 " 健康有序发展,方能让各类网络平台的传播生态进一步回归健康活力,让互联网空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设计师导航|好狗导航|自动秒收录|有推

网站地图

GMT+8, 2024-3-29 16:48 , Processed in 0.146371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